寒露至 秋意浓,艾灸养生正当时
本文已帮助人 日期:2024-10-06 11:17 来源:石狮现代医院 字体大小【小】【中】 【大】
一候鸿雁来宾;
二候雀入大水为蛤;
三候菊有黄华。
国庆假期过后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——寒露,预示着秋季的结束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进入寒露,昼夜温差较大,天气干燥,秋燥明显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有云“秋冬养阴”,寒露时节,如何养生呢?
早睡早起
寒露过后,昼短夜长,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、沉降,宜早卧早起。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,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。秋天适当早起,还可减少血栓形成。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,舒展活动一下全身,对预防血栓的形成有一定作用。另外,建议养成午睡习惯,这样不仅让大脑中枢得到短暂休息,还可以舒缓心血管系统。
寒露时节,已至深秋,保暖成为摄生的关键。民谚谓: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。外界气温较低,双足易受寒冷刺激的影响,在做好脚部保暖的同时,还要注意其他部位的保暖防寒,避免受凉感冒。此外,要适当保持室外活动,使身体能适应寒冷的刺激,为即将到来的寒冬作充分的准备。
进入寒露节气后,秋燥最易伤津,引发怕冷、鼻塞咽干、打喷嚏等不适症状。为应对凉燥之变,饮食上应多食温润生津之品,可适量多吃甘润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莲藕、银耳、蜂蜜、芝麻等。饮食宜“收”,少吃辛辣发散的食物,如辣椒、生姜、肉桂、花椒等。此外,寒露节气多食酸,有助于收敛肺气,如橘子、柠檬、石榴等,既能护肺,又可增强肝脏功能。每日早餐宜吃温热的粥食,可添加大枣、山药等润燥食材,加强健脾暖胃、益气养阴、润燥养肺的作用。
寒露以后,由于气候渐冷,日照减少,风起叶落,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,出现情绪不稳的忧郁心情。此时,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安宁平静的心绪,如白天适度延长户外活动时间,增加日照;适当参与社会活动,积极与人沟通;培养乐观情绪,远离悲伤情境等,避免不良情绪诱发或加重胃肠道及心脑血管等疾病。
我院会根据二十四节气对人的影响,选择特定、合适的俞穴进行艾灸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,根据节气的不同,对应治疗和预防的疾病也不同。
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,自然界中的阴阳之气开始转变,阳气大幅减退,阴气渐生,此时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、润肺益胃,可通过艾灸养生的方式保养体内阳气。
1、调和阴阳。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。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,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。
2、温通经络,驱散寒邪。艾灸具有温通经络,散寒除湿、调理气血、宣痹止痛之功效。
3、行气活血,消瘀散结。气见热则行,见寒则凝,气温则血行。艾灸为温热刺激,可使气血协调、营卫和畅、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,消瘀散结。
4、温阳补虚,补中益气。寒露以后,是感冒的多发期,艾灸可以迅速提升阳气,使阳气固卫体表,收缩毛孔,预防感冒,可促进气血循环,改善手脚冰冷等。